夏日惊魂!泳池边的「胸罩事件」辣爆全网这届键盘侠为何集体社死 夏日惊情讲了什么
上周闺蜜拉着我熬夜刷微博,双双摔了手机。起因是热搜榜顶着个让人倒吸气的词条——#泳池边的胸罩事件#。三十二度的闷热天气里,某女星被拍到戴比基尼顶配防晒霜仍被嘲讽“露多了”,照片里那只胸前晃动的薄纱胸罩,竟成了舆论漩涡的中心。评论区飘着的不是冰镇可乐,是比七月流火更滚烫的口水仗。
style="text-align:center;">
>
当泳池成了道德审判庭
人间七月的热度,一半来自空调外机,一半来自公共场合的窥视欲。穿什么出门这件私事,硬生生被陌生人指指点点评断成N种罪。那个戴了防晒帽还被指"暴露狂"的女生,后来在直播里摔碎了三十二块玻璃杯。她说自己吃海鲜过敏,吃键盘倒是挺在行。
有姑娘半夜在广场舞群发了件蕾丝吊带裙,点赞刚到五百就被群主劝退。"这是展示身材还是展示素养?"的质问,听得人直想把广场舞音响怼到最大声。隔壁王奶奶穿件无袖汗衫出门买菜,结果被保健品推销员拦着讲了半小时"养生之道"。
捧着防晒霜的我们都是社死现场
刚在健身房充次会员,就被教练讲了十遍"水分要跟上"。这人说是讲补水,我听着像在讲社会补水。有个穿了短裙去体育馆打羽毛球的女孩,球拍还没握热就被喊去存包间存包。场内大汗淋漓的中年男人们边擦汗边问:"球打得出汗算不算违规?"
运动APP里的打卡记录,在七月会变成新型社交货币。穿运动内衣跑五公里晒图的女生,评论区飘着的不是拇指数赞,是比夏雨更密集的"注意形象"。健身房更衣室的防盗锁,怕的从来都不是自己的胸罩。
你是风景还是风向标?
八号那天我在露台晒胸罩,楼下遛狗的程序员上来问:"这叫晾衣服还是晾态度?"突然觉得露台与泳池其实一个高度,都是晾晒价值观的架子。穿比基尼喷防雾喷雾的女生,既是在防止太阳晕花了镜片,也是在抵抗道德晕染。
在社交网络晒出的每件衣物,都在投票。有女生在浴场穿了件藻绿色比基尼,海水拍岸的声音,淹不过网友噼里啪啦的键盘声。潮水退去时,沙滩上留下两样东西:晒伤的贝壳,和更多被晒伤的观念。
雨水冲净的总比汗液多
当防晒霜比防晒衣更保命时,人们终于肯把泳圈套在腰上。有个戴了防晒披肩去景区拍写真的女孩,后来在深夜发了张戴草帽的自拍。帽檐阴凉处看不出表情,但阴影里藏着的,或许是另一种防晒智慧。
便利店冰柜前,防晒霜和雪糕并肩而立。有中学生一边薅着防晒喷雾一边剥棒冰,说了句足以写进气象志的话:"防晒喷雾和冰淇淋,都是七月份最能压得住火气的东西。"我们戴的墨镜或许真的该换个片,毕竟有些紫外线,连防晒霜都挡不住。
这个时候,泳池边挂着的胸罩或许该换种晾晒方式。毕竟防紫外线的布料再厚,也厚不过人们对他人衣物厚度的执念。或许该提倡穿"思想防晒衣",毕竟比基尼能遮的皮肤,远不及遮挡的偏见多。